是打开秦始皇陵墓的时候了!?
文:张五常(著名经济学家) 2006年10月6日<br><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0/21/023704.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br>秦始皇帝这个人不容易明白:一方面有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发神经,很大的神经。不知是真是假,记载说,十三岁即位就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墓,建了三十九年,动员七十多万人,为了守秘,最后不少建墓者被杀掉,或被迫陪葬。焚书坑儒何足道哉?<br>发神经,墓地面积达五十平方公里,今天被誉为天下第八奇迹的兵马俑,只是其中一小角而矣。我到过西安,兵马俑变化不多,一目了然,奇就奇在中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傻皇帝。但当我见到墓地主场的外观,是大山丘,很想知道内里的设计如何,放着些什么?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天下无敌的大玩意,墓中文物可以教我们很多的,为什么不打开来看看呢?我愿意花起码二千元进去逗留半天,细看一下炎黄子孙二千多年前的真实文化,而愿意花钱更多的君子数之不尽吧。赚这种钱对社会有利,对世界有利,说不定西方的君子会多一点敬重我们的以往。起码在感受上,始皇之陵,对人类文化的启示,应该超于埃及的所有金字塔。<br>众人皆说,不打开始皇之陵,因为打开会受到氧气的侵蚀,部分文物会受损。问题是如果永远不打开,等于没有,或有等于无。这是愚蠢的浪费。早晚要打开才有价值,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问题是何时打开才对。<br>我认为今天打开秦始皇之墓是大好时机,二千多年来最适当是今天,不要再等了。想想吧,两个世纪前科技不足,打开与保护皆有困难,而跟着兵荒马乱,打开了惨过败家。毋庸讳言,最忌打开是文革时期,不知死活的红卫兵跑进墓内捣乱,可能把始皇气得从棺中跳起来。<br>俱往矣!今天科技没有问题了,可以做到应有的保护。更重要是向前看,虽然没有保证书,我们看不到兵荒马乱的将至。是的,打开始皇的墓,不仅可在地球上炫耀也下,也间接地公布,中国是个有恃无恐的国家。只两年北京办奥运,再两年上海搞博览,不知可否赶得上把始皇的墓一视天下,热闹一下呢?<br>写到这里,我想到作研究生时老师艾智仁给我为难的一小段往事。读利息理论,我向他求教财富定义的一些小节。他打趣说:「他们说你是天才,要让我考你一题吗?」我说:「问吧。」他问:「如果你有中国人说的万两黄金,收藏好了,是你的。有人把你的黄金全部偷了,你自己不知道,永远不知道,有什么分别呢?」我答:「我会认为自己还是那样富有,消费继续以富豪姿态从事。问题是这样的消费不能持久,早晚要把黄金拿出来。如果借钱消费,银行老兄会要求我以黄金抵押,或起码要给他看一眼。如果他相信我,不用看,早晚中计。讯息不足的自我安慰的消费行为,不能持久。我的母亲久不久要到保险箱去看一下。自己相信有但其实没有的财富,不能真的算是财富。如果可以算,假设自己有钱的人多得很。有这样的人,喜欢自我安慰的,但不是那么多吧。如果我有万两黄金,我会放在床下,自己睡在床上。」<br>秦始皇的陵墓,猜想猜想,打开何止值万两黄金,值百亿两也不止吧。墓陵不打开,等于没有,或等于艾师提出的例子,有万两黄金,给人全部偷清光也不知道,只是幻想自己有黄金万两,看不到,用不得,自我安慰地夸夸其谈。究竟是否那样富有?打起官司法官会说是没有的。<br>始皇陵内之物是炎黄子孙的公共财富,没有谁可以占有,但看一下不是很过瘾吗? <b>《如果我是秦始皇》</b> 2006年10月10日<br>
<br>
文:张五常(著名经济学家)<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0/21/023815.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兵马俑是始皇之墓的一小角)<br>
<br>前文《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发表后,传到某网站去,只一天点击逾十万(据说最热闹的一个小时点击达四万),创了什么纪录云云。可见炎黄子孙关心始皇的——关心自己的传统,关心中国文字统一的根源——实在多。好现象。然而,同学说,数百个回应,大部分骂我。有些是人身攻击,不算,但客观不同意打开始皇陵墓的,有百多个。十多万中只有百多个表达不同意,本微不足道,但既然大家认为是重要话题,我应该再说说。<br>反对打开始皇陵墓的声浪有两种:其一是我们不应该干扰先人之墓;其二是科技还不到位,不能防止氧气侵蚀。<br>不应该干扰先人墓地之见没有支持。兵马俑是始皇之墓的一小角,已经打开了,说不干扰已经干扰了,而发现兵马俑那位仁兄成了英雄。据我的理解,兵马俑不继续开发的主要原因,是变化不多,虽然知道还有数之不尽的兵马,开发下去没有新意。不难想象,始皇地下有知,翻一翻身,骂了出来:「你们这些后生小子懂什么?老夫力拔山兮气盖世,何止兵马咁简单?蠢到死,不打开陵墓怎会知道老夫厉害!」<br>真的不该干扰先人之墓吗?这些年神州大兴土木,推土车过处,无数墓地被翻得草木凄悲,而盗墓早就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行业,以致一件如假包换的唐三彩,懂得鉴辨的在地摊找到,市价低于一件儿童玩具!<br>较有道理的反对开墓,是氧气侵蚀文物。某程度无可避免:可以做到墓中没有氧气,但这样,参观就头痛了。为了讯息费用的调查,我研究古物二十多年,知道主要是彩陶的颜色,曝光或遇氧后会变,但适当保护,可以持久。荷兰三百多年前的大画师伦勃朗,遗留下来的素描作品,国宝无疑也。今天在该国的博物馆展出,灯光非常暗,仅足以令人叹为观止。<br>盗墓盗墓,北京当局知道被盗之墓无数,一般不是那么重要,半管半不管。比较重要的当然管,但今天认为此墓重要,到了明天,更重要的出现,于是昨天的保护免不了松弛起来。始皇之墓是另一回事。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此墓独一无二也。我深信开发此墓北京会做得好,保护内里的文物也会做到一流。<br>不少读者提出墓内有水银为河,记载无疑这样说。但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今天那些水银应该不存在了。除了黄金,当年没有其它发明可以盛载水银二千多年。如果水银今天还在,我们更要看个究竟了。至于什么毒气云云,鸡毛小事,容易处理。<br>秦始皇花了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加三十九年心血,建自己的陵墓,无疑是相信死后再有来生。一千三百年后智力超凡的苏东坡,多多少少还相信会有来生。这样的文化不是中国独有,解释了为什么以文物陪葬的行为,我们的过去是那样普及。时代改变了,知识增加了,加上墓地昂贵,今天盛行火化。伟大如邓小平,墓地有资格不小于始皇的,却选火化,让骨灰随风飘散,使我这个仰慕的人无缘到墓前深鞠一躬。<br>如果我是秦始皇,地下有知,知道没有来生这回事,但自己毕竟建造了那个举世无匹的大陵墓,放了那么多的好东西进去,我会恨不得二千二百年后的好奇之士,把陵墓打开,让我对他们说:「进来看看吧。墓内是你们先人的文物,要感谢我当年发神经才保存下来。」 <b>《始皇陵墓的经济分析》</b> 2006年10月13日<br>
<br>
文:张五常(著名经济学家)<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6/10/21/024008.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br>执笔写此文时,拙作《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只一个网站的点击逾二十二万,跟着的《如果我是秦始皇》点击逾五万。以为热闹过了,写了两篇之一的《何谓自由经济?》,要与圣诞权过瘾一下,正要动笔写「之二」,却想到自己既然是经济大师(一笑),竟然没有提及打开始皇陵墓对西安的经济有什么影响,对中国整体又有什么影响。于是急急脚地挂个电话到佛山给李俊慧,要她在网上找些西安旅游数字,一些兵马俑的观者数字,跟着漏夜赶科场,写此文,以飨读者也。<br>西安无疑是旅游重点,游客天文数字。去年二千四百多万,其中只七十七万六千是外宾,也了不起。游客给西安的总收入,去年一百七十八亿多,其中神州客每人平均消费人民币六百二十,外宾人均消费则四千二百。奇怪,兵马俑的参观者只有总游客的百分之八,可能因为变化不多,见面不似闻名也。想来那七十七万多的外宾,大多数会参观兵马俑。这样算,炎黄子孙对此俑的兴趣更少了。<br>打开始皇陵墓是另一回事。有什么奇形怪状的东西在那里不得而知,但墓地广大五十平方公里,就算空空如也,在墓内行一遍也值钱。我于是想,进入陵墓,每人收费人民币五百,偏低的,每年会有多少游客进去呢?跟着想,人太多,应接不暇,每年可以让多少人进去呢?我于想到如果安排得好,每年大约可以秩序井然地接待五百万参观人次。那大概倍于黄山或周庄。容易达到每年五百万参观者,要排队,而如果我是西安的主事人,会给外宾优先参观权,再应付不了就加价。<br>每位入场费五百元,五百万观者的每年收入是二十五亿,以长线利息率五厘算,陵墓打开了,门票收入的现值是五百亿。可观,但不惊人,比不上半个李嘉诚,何况开发陵墓要费用,保护文物与招待访客也要费用。但如果我们算进游客增加对西安带来的经济利益,倍为可观容易。不管怎样说,打开始皇陵墓给西安带来的经济利益,远超打开陵墓及维修保养的所有费用。<br>从西安本身的利益看,打开陵墓是一盘了不起的生意。但中国整体又怎样看呢?游客到西安的会增加,每位游客的消费也会增加。然而,大部分是中国本土的游客,这里加那里减,总游客消费会增加,但没有只算加不算减那么高。外籍游客则加多减少,甚或加了西安再加到中国其它地方,所以应该优先接待,不用他们排队了。<br>从国家整体看,打开始皇陵墓的最大利益,可不是上述的加加减减,而是在相对的形势上,打开陵墓,有不少机会让西安回复到杨贵妃时代的繁华。唐玄宗地下有知,怎样想无从猜测,但北京要开发西部,要把西部的经济搞起来,打开始皇之墓有助,对西部的发展有贡献。<br>秦始皇当年做梦也不可能想到——我们今天只略加一点想象力就可以想到的——打开他的陵墓,搞起西安,使之成为一个经济重镇,间接地促长了洛阳、郑州、开封等的活力,因而协助了中国西部的发展。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要达到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我们的想象力可能有点夸张。<br>秦始皇真的那么厉害吗?有可能,但要打开陵墓,将来的历史才可以作出判断。不赌这一手愚不可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