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多 发表于 2007-4-20 01:05:02

千年古河在水电开发中干涸!

新京报记者:孙勇杰 陕西安康报道<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7/04/20/010150.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br>
<font color="#f7f709">[2007年4月8日,钻工老金走过即将建成的让河(岚河上游)水电站河坝,像这样的水电站在岚河每两三公里一座。千年古河流经陕西安康,百余公里密布二三十座水电站,部分河道已基本干枯]<br>
</font><br>
  <b><font color="#00ffff">■核心提示</font></b><br>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关闭小火电的同时,号称清洁能源的小水电在西部一些大江、大河的支流上,迅猛增长。<br>
  陕西安康,在这个“陕南电力能源基地”,小水电梯级开发在汉江支流上,掀起一拨高潮。<br>
  岚河,流经安康最终汇入汉江成为长江支流的一条古河,正是这拨高潮的见证者。<br>
  国家环保总局已发通知指出,在小水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地区出现了无序开发、破坏生态等问题。<br>
  在“寸水必争”背后,岚河正慢慢变成一个标本,在机器的轰鸣中被掩埋地下。<br>
<br>
<br>
<br>

友多 发表于 2007-4-20 01:07:34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7/04/20/010554.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600)this.width=60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br>
  李风清,一个风水先生,曾经教过书,这样的履历,在岚河上游的山民里,颇受尊重。<br>
  替山民驱除噩梦,一直是李风清的一项重要业务,然而,最近他自己却常被噩梦惊醒。<br>
  “快听不到水声了。”4月7日傍晚,李风清站在逼仄的木板楼上,说出了让他噩梦不断的原因。<br>
  跟木板楼隔路相望的那点灯火,是三天后就将全部试运行的渡船口水电站。<br>
  事实上,渡船口水电站仅是岚河支干流上,百余公里密布的二三十座水电站中的一座,它们身旁,是正在被“喝干榨净”的岚河。<br>
<br>
  <b><font color="#09f7f7">古河风骨<br>
  清明之夜 河灯摇曳<br>
</font></b><br>
  “每条古河都居住着好多灵魂。”李风清说,岚河是条古河了。<br>
  翻阅地方志,这条迂回于陕南山区的河流,因其河两岸多岚气,故名岚河,而在《水经注》里,郦道元称之为岚谷。<br>
  在山民眼里,岚谷的称呼更确切些,河流曲折在深山谷底,水流顺着山势,有着明显落差。<br>
  天然的水流落差,造就了岚河风骨,千百年后,又成了水力发电的最佳条件。<br>
  跟李风清一样,山民相信河里是有灵魂居住的,所以每年清明夜晚,家家都会放河灯,一艘纸船,载着一盏摇曳的蜡烛,带走的是不安的灵魂。<br>
  王香花,一个居住在岚河上游支流龙洞河旁边的老人,她80多年的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河边的小屋。<br>
  “一只簸箕大的青蛙蹲在潭里,对着天空吐气,一会天上就出了彩虹。”4月8日,王香花说起50年前的事情,依然像刚发生那样兴奋。<br>
  从那以后,王香花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是沿河再往上走1里地,在河拐角的深潭里打一桶河水。<br>
  王香花坚信,在潭里沉淀过的河水,能给自己乃至子孙带来福气。<br>
  然而,王香花也知道,这儿马上要修建一个很大的水电站(龙洞河水电站),那个很有些仙气的深潭也会被填掉。<br>
  “如果我能活到那一天,我就搬下去。”王香花望着河水,怅然若失。

友多 发表于 2007-4-20 01:09:13

<font color="#00ffff"><b>  河上“风景”<br>
  电站扎堆 梯级开发<br>
</b></font><br>
  “岚河小水电开发,(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4月8日,岚河上游的八仙镇,曾经搞过小水电的张自中说。<br>
  1992年,当时是国家十大水电项目之一的安康水电站,在岚河汇入汉江的入河口下游不远处全面投产。<br>
  自安康水电站建成以后,岚河上逐渐出现省、市、县、乡甚至是村一级投资的水电站。<br>
  张自中介绍,2003年以前,基本上都是本地人投资,而且多是各级政府出面牵头,由于资金和国家政策的原因,规模小,数量也少。<br>
  据安康市水利局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5年,安康经历了一次修建小水电的高潮,蔺河口水电站(省级)、花坝水电站(县级)等零星出现在岚河上。<br>
  根据平利县水利局的《岚河流域水能梯级开发规划》,在平利境内的岚河上游,总共将建设五级11座水电站,“在尽可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源,基本上是下一级电站头接上级电站尾”。

友多 发表于 2007-4-20 01:10:35

<b><font color="#00ffff">  “风景”背后<br>
  经营电站 胜过炒房<br>
</font></b><br> “一次投资,终身受益。”4月6日,岚皋县和平利县交界的地方,光明电站工地负责人李成说,水电站的暴利是毋庸置疑的。<br>
  “现在建电站的都是私人老板”,李成拿他们正在建设的光明电站举例说,电站装机容量4000瓦,投资满打满算2000万,2年建成,最保守的估计,十年可以收回成本。<br>
  换句话说,这样一个在岚河上装机容量也并不算大的水电站,每年的净收入至少在200万以上。<br>
  “这种(小水电)项目比炒房、炒股都划算,有稳定的高额利润,资金年回报率至少20%。”安康市小水电行业协会会长、浙江丽水商人刘业明曾表示。<br>
  “光明电站那样的,老板收回成本也就是五六年。”岚皋县城下游,一家装机容量9000瓦、挂着“岚皋县重点企业”的水电站负责人证实说。<br>
  该负责人介绍,以前受国家电网的限制,小水电生产出来的电量上网条件苛刻、成本也高,曾一度导致水电站利润较低。<br>
  但是,“近两年,国家、地方都鼓励发展小水电,又大量关闭火电厂,小水电上网成本已经降低,电站越大,越挣钱。”该负责人说,这也是两年来小水电“复兴”,大面积向岚河这样的汉江支流扩张的原因。<br>
  然而,私人老板开发小水电的暴利,并没有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太多实惠。

友多 发表于 2007-4-20 01:11:32

<b><font color="#09f7f7">  近邻村民<br>
  地被占用 起过冲突<br>
</font></b><br>“几乎所有的小水电,都打着给农民增收的牌子搞建设,可结果是我们什么也没得到。”4月8日,平利县松阳村村支部书记覃春红说。<br>
  据覃春红介绍,当初,渡船口水电站选择建设在松阳村这段岚河河道时,并没有有关部门来考察和征求群众意见,直接是由电站的投资老板来跟他谈的条件。<br>
  “当时电站的付老板同意,电站建成以后,给我们村的电价便宜些,并从本村招收职工。”但是,在覃春红看来,这两条在电站建成后,都没有实现,现在村里用电仍是9毛钱一度,水电站发电是想直接上国家电网卖出去挣钱。另外,“当初电站招了一二十个本村工人,现在也都给辞退了,换了他们自己人。”“占用土地都是按照招商项目的特别优惠政策处理的,一亩地最低是600块钱。”覃春红说,关于征地价格问题,村民还跟电站起过冲突。<br>
  据安康市环保局副局长阮英斗介绍,2005年后,安康的小水电开发都是合理有序的,像岚河上的这些水电开发,都是经过当地政府水利、环保等部门科学论证的,“水电站的开发,要由当地居民参加听证,跟开发商具体磋商,开发商要满足当地居民合理要求。”而覃春红的说法是,“没有见过搞环境监测和论证,我们的意见更没有人听。”

友多 发表于 2007-4-20 01:12:37

<b><font color="#09f7f7">  波及生态<br>
  河中捉鳖 已成旧事<br>
</font></b><br>“鱼在圆半边,鱼走满月圆。”4月8日,八仙镇的老住户张自中说起以前在岚河捉鳖的情景,兴奋得脸色微红。<br>
  虽然近些年,河里已经见不到鳖的影子了。<br>
  在张自中的记忆里,二三十年前,岚河的鳖很多,生活在河边的浅水滩上,透过清澈的河水,就能看到它们的窝,“窝前的沙子半圆形,鳖就在窝里;沙子铺成满圆的时候,鳖就离开了。”可是,这两年,岚河水电站的梯级开发,地方水保站又以“加强河道保护”的名义,以200块钱左右的价格,把仅存的河道承包给个人,挖沙、采石,岚河的珍稀鱼类基本上绝迹了。<br>
  “以前潜鱼一尺来长的好多,现在大多只有两寸来长了。”4月7日,在岚河上游的深谷里下网的山民王春礼说。<br>
  2005年底,安康市环保局局长吴家治的《安康市小水电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已经指出,小水电的开发,尤其是引水式开发,将造成珍稀物种的消失、水土流失,并引起生态变化。<br>
  “这些电站基本上都是引水式开发,一个接一个,岚河的水都快被引干了。”张自中说。<br>
  据张解释,所谓引水式开发,就是沿河的流向,在岸边的山体下面打通隧道,这些直径不等的隧道将河水引入,在隧道的尾部装有发电机组,利用水流在隧道里直线落差产生的压力发电。<br>
  一个例子,岚河上游的让河水电站,隧道长60米,如果电站投产,从入水口往下60米的直线距离里,河道就完全干枯了。随着越来越多这样的水电站的建成,岚河绝大部分河道将可能全部消失,埋入地下。<br>
  4月6日,记者沿河调查中,岚河除了穿过岚皋县城、平利县八仙镇河段水量充足外,其他河段基本干枯。<br>
  村民的饮水也出现问题。<br>
  据当地村民黄海介绍,渡船口水电站附近的山民,有100多人居住在河岸的山顶上,水电站隧道打通以后,山上的泉水消失了,山民吃水都要花近一小时的时间去附近山泉接水。<br>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山水都没了,我们吃什么。”黄海害怕以后的生活没有着落。

友多 发表于 2007-4-20 01:14:29

<b><font color="#09f7f7">  发展博弈<br>
  产业、生态 两难抉择<br>
</font></b><br>在村民担心生计的同时,县里市里也要寻求发展。“在安康,以及下属的平利、镇坪、旬阳、白河、紫阳等区县,小水电都是支柱产业。”2007年4月9日,阮英斗说。<br>
  一个例子,岚河下游一向以生态旅游闻名的岚皋县,小水电产值,也一度占到工业产值的80%以上。<br>
  据当地官员介绍,安康市经济在陕西省都是倒数的,岚河上游大搞水电开发的平利县更是国家级贫困县,小水电在当地是主打的一张“经济牌”。<br>
  国家环保总局在去年6月发出的《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中,也提到,小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各地积极发展小水电,对解决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用电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br>
  但是,《通知》也指出,在小水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地区也出现了规划和管理滞后、滥占资源、抢夺项目、无序开发、破坏生态等问题。国家环保总局新闻处处长林玉表示,国家一直高度关注小水电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但是小水电的规模不统一,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规划监管,不是所有都会报到国家环保总局。<br>
  “我们安康市政府早就注意到了,小水电开发向汉江支流扩散,破坏生态环境。”阮英斗说,2005年后的水电开发规划,就是针对出现的不合理开发问题而制定的。<br>
  然而,在急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规划也要服务于“充分利用水资源”。“安康附近的汉江支流,基本上都建满了。”4月7日,以承包水电站工程为业的李成笑称,“马上要失业了”。<br>
  4月8日,由于上游水电站蓄水,“陕南生态典型县”岚皋县,打出的旅游招牌项目“岚河漂流”,500多米的河段河水已所剩无几。<br>
  <font color="#ffff00"><b>“河流是想像力的源泉,如果西部的河流都消失了,中国人就丧失了想像力。”</b></font>隐居在岚河上游八仙镇的作家灵均说得颇有些诗意。<br>
  一周后,住在岚河边的山民李风清给记者发来短信,“水干了,死鱼一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年古河在水电开发中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