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数字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编辑:周小林<br><br>如何在新形势下避免文化流失,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已成为现代人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云南大学云南省电子计算中心以此为出发点,推出以数字化技术再现古老纳西东巴文化的方法,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形象地展示民族文化的二维、三维世界中。 <br>云南大学云南省电子计算中心选取纳西东巴文化中特有的“署”文化--表现人与自然神“署”和谐相处的“祭署”仪式作为切入点,历时三年多,走访丽江、香格里拉地区,咨询当地最年长的东巴(汉语“智者”的意思)、研究保留文献、实地参与“祭署”仪式,制作出了数字化研究成果--“祭署仪式”和“署的传说”等二维三维动漫作品。他们还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编写出了共长达30余万字的关于“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调研分析报告和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整套项目已于日前通过云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其作品也作为研究纳西东巴文化资料,赠与国内收藏外机构保存。 <br>据云南大学云南省电子计算中心主任王耀希介绍,由于“祭署”仪式大都是由纳西东巴代代口传心授流传于世,记录形式存在逐渐退化消失的缺陷。传统的保护形式,如果再加上现代的高科技数字化手段,将更加有利于真实再现和完整解读一些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