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42|回复: 0

贵州乡村旅游 好大一棵摇钱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9 2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2007年4月14日,来自比利时的游客爱德华等一行10余人正兴致勃勃地观看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侗族婚俗、抬官人、行歌坐月表演,爱德华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10年来肇兴了,这里独特迷人的民族风情深深吸引着他。
  经过多年的发展,肇兴乡已成为许多海内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目前,该乡有民居旅馆27家,直接和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700余人,年均收入5000元。去年,该乡接待游客12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00余万元。和肇兴乡一样,贵州省凯里市南花苗寨、雷山县郎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贵定县音寨、贵阳市青岩古镇、平坝县天龙镇天龙村等村寨,因乡村旅游的发展,已蜚声海内外,为广大游客所熟知。
  贵州省1991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旅游扶贫的概念,并逐步调整旅游业产业结构,把旅游扶贫的概念转化为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在贵州省旅游产品体系中逐渐成为特色产品之一,走出了一条兴旅富民、可持续发展的贵州乡村旅游之路。
  为借鉴国际上开展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贵州省先后与法国、爱尔兰、新西兰、奥地利、美国、日本、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乡村旅游规划、示范项目、人才培训、市场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6000万美元用于“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项目”以及乡村旅游接待设施建设。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截至去年,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已达3192个,2006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数160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55%以上,占贵州省旅游接待人数的35.82%;旅游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59.98%,近18万人受益。
  许多外出打工青年纷纷返乡加入发展家乡旅游的行列,有的村民还渐渐成为旅游业的乡土人才。村民精神面貌和村寨环境卫生焕然一新。在平坝县天台山天龙屯堡旅游区,村民们在和游客交流时基本都是使用普通话,他们告诉记者,没有谁规定必须说普通话,但外省游客越来越多,普通话是自己从电视上学来的;村民们还制订了乡规民约,自觉维护村寨的环境卫生。家住平坝县天龙镇天龙村的妇女石如秀销售自己绣的屯堡妇女绣花鞋已经有两年时间了,“从来没想到自己穿的鞋子还能卖钱。”她兴奋地对记者说。如今,天龙镇妇女仅靠销售绣花鞋这一项收入每月就可增收800元左右。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16 05: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