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700|回复: 13

泸定铁索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0 10: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主题相关图片

大渡河沿着崇山峻岭中的古老河道,由北向南纵贯泸定县境。县城一带,明以前为藏族村落,藏语称为“阿垄”,意为山谷地带,清初汉语称为安乐坝。光绪年间其中部因大渡河东移而被割断,上坝逐渐发展为街市,下坝专称为安乐坝。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千百年来,各族商旅不畏艰险,开拓了蜿蜒在雪山荒野上的古老茶道。打箭炉(今康定)作为川藏古茶道上的咽喉,是汉藏茶马贸易的中心。明中叶以后,川藏线正式辟为宫驿道,中央王朝派驻西藏的官员和军队,西藏进京朝贡的官员,以及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政府的来往文书,皆由川藏驿道输送传递。
泸定桥修建之前,连接川藏驿道的大渡河渡口有三个。一是烹坝渡口,由雅州(今雅安)经碉门(今天全)翻马鞍山至岩州(后称岚州,即今泸定岚安)下山过渡口至烹坝,入打箭炉,谓之雅州路、北路;二是沈村渡口,由雅州经荥经、泥头,过飞越岭,经化林坪下山至沈村过渡口,由咱威、磨西面翻雅加埂入打箭炉,谓之黎州路、南路;三是子牛渡口,由黎州路沈村分路,经冷碛、挖角至子牛过渡口,经田坝、咱里至烹坝合雅州路入打箭炉。三渡口过往人马物件皆以船运。冬春之际值大渡河枯水季节,渡河还不难。夏秋之际暴涨的河水形同脱缰的野马,渡河异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船翻人亡,跋涉者闻之色变,视为畏途。
此主题相关图片

康熙四十年(1701年),四川巡抚能泰、提督岳升龙经过反复测勘,上奏朝廷,陈述大渡河之险要,西炉交通之艰难,拟在距清初所置化林营地八十余里之安乐坝一处河床较窄,两岸有坚固岩石的地方,仿铁索桥规制建桥。康熙皇帝“诏从所清,于是鸠工构造”,于四十四年(1705)兴工,四十五年四月初四(1706年5月15 日)未时会龙口。铁索桥包括桥身、桥头台和桥头亭三部分。桥身东西净跨100米,由12164个铁扣环锻就的十三根铁链组成,九根作底,两侧各有两根扶手链;底链上间隔横铺木板,其上覆以三条纵铺走道板。东西两端桥头台以条石砌成,壁立岩岸数十丈,建筑在桥头台上的桥头亭造型别致,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工程竣工后,能泰等绘图呈上,康熙皇帝十分高兴,又是查阅图志,又是考《水经注》,琢磨着给这桥取个合适的名字。也许是忙中出错,康熙误以为大渡河即《水经注》所指之泸水,故赐桥名为“泸定桥”,取泸水平定之意,借指两炉平定,且御笔题写桥名;又御制泸定桥碑记,记述建桥经过,申命设兵戌守,协力维护,永保勿坏。化林营旋即拨把总一员,率兵50名驻防泸定桥,朝启夕闭,防守甚为严密。随着桥的通行,驿道自沈村经冷碛、挖角、大坝,过泸定桥,由咱里、烹坝入打箭炉。雍正六年(1728)设泸定桥巡检司,烹坝驿站。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亦成定例,由天全担负督工之责,完工后由汉源负责验收,泸定负责保养。宣统三年(1911)置泸定桥设治委员会,民国二年(1913)设置泸定县。
泸定桥的建造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且不说12164个铁扣环构成的十三根铁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许有任何质量问题,单是在桥位之下及上下游很远的地方均为不能用船渡到对岸的险滩的情况下,当时是怎样把牵引第一根铁链的地一根绳索牵引到对岸这一点,至今仍是一个谜。泸定桥桥位选择之精当,以至两百多年后国民党政府修筑川康公路的有关专家还交口称赞,有人甚至建议把铁索桥撤了,改修公路桥梁。
泸定桥的建造,促进了经济贸易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建桥之初,桥头始有人家,经营小本生意。乾隆末年街市兴盛、店铺蔚然。其后人口日增,经商之外从事垦植。清末住户已达二三百户,商店三十余家。
泸定桥的建造,促进了经济贸易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建桥之初,桥头始有人家,经营小本生意。乾隆末年街市兴盛、店铺蔚然。其后人口日增,经商之外从事垦植。清末住户已达二三百户,商店三十余家。
此主题相关图片

泸定桥的建造,是川藏驿道建设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大渡河天堑从此变为坦途,“凡使命之往来邮传,之络绎军民商贾,之车徒负载,咸得安驱疾驰,而不致病于跋涉”。这里侧重说说泸定桥在军事上的特殊意义。该桥建成后,清廷派往西藏戌边、平叛的军队都从这里经过,从此解除了因大渡河困难而贻误战机之忧。
后世也有两个发生在大渡河畔的著名例子。
一是清同治二年(1863)五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兵抵达安顺场,因大渡河暴涨,涉渡失败,最后全军覆没,石达开本人被押往成都,在东较场被凌迟处死,宁死不屈。
二是1935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抵达安顺场并强渡成功,但要靠当时仅有的三只小船,即使昼夜不停的摆渡,也需要半个月以上才能把几万人马全部渡到对岸。此时国民党中央军薛岳部紧紧尾追而来,前锋已到达西昌北部,离大渡河只有三四天路程;四川军阀杨森部在坐镇成都的蒋介石督促下,正星夜赶往大渡河东岸阻截红军,中央红军面临着被分割包围的危险,蒋介石甚至断定毛泽东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毛泽东当机立断,放弃全部人马由安顺场渡河的意图,命大部队沿西岸溯河而上,以最快速度经泸定桥过河,已由安顺场过河之一部由刘伯承率领沿东岸而上以作策应。五月二十九日下午,红军飞夺泸定桥成功,后续部队日夜兼程,短短两三天全部渡过大渡河,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大渡河会战,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泸定桥从此驰名中外。
发表于 2005-4-26 19: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红色旅游。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17: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5月泸定县即将举办的“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70周年暨建桥300周年”“双庆”活动,将围绕“红军长征在甘孜”这条主线,突出“红军飞夺泸定桥,革命先辈铸丰碑”这一主题,抓住红色旅游做文章,使“双庆”活动充分体现“红军、红色、红旗”的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05-3-24 23: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泸定县将举办“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70周年暨建桥300周年”庆祝活动。经过数月筹备策划,活动已进入筹备和演练阶段,主体活动内容已敲定。
  此活动将围绕“天险泸定桥,英雄铸丰碑”这个主题来举办各项庆祝活动。庆祝活动大致分六个版块进行。一是群众游走,主要以狮灯、龙灯来展示泸定的本土文化。二是“万人颂歌泸定桥”——大型广场歌咏会;三是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开馆仪式。四是由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举行“天险泸定桥,英雄铸丰碑”的大型文艺演出;五是举办“红哈达”歌舞剧——州歌舞团纪念红军在甘孜专场演出;六是燃放焰火、礼花。
  在“双庆”活动中,泸定将把庆祝活动与旅游宣传促销相结合;文艺演出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开展文化活动与打造红色名城相结合,确保整个纪念活动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展示红色文化,打造旅游品牌,搭建融资平台,提升泸定乃至甘孜州的形象。

发表于 2005-3-29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泸定路过有几十次,却没在桥头照张像,你说我做人是不是很失败。。。。
发表于 2005-4-19 23: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皇帝 简直就是犯了个地理常识性的 错误哈 泸水明明是现在的金沙江啊`~不过那个时候也没有办法了~条件就限制了~
发表于 2005-4-24 10: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去
发表于 2005-4-26 13: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到处瞎逛发表的内容:

从泸定路过有几十次,却没在桥头照张像,你说我做人是不是很失败。。。。

失败到是很失败 但是没有关系啊`以后有时间在来就不要忘记了哦~~忘记了就会很痛苦的`~
发表于 2005-5-27 18: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前在该桥上来回走过一趟,也留几张"光辉形像".算是到此一游.当时是枯水季节,浪不高,水不急.没有一点惊涛骇浪的景象,很失望.现在更是被浓浓的商业气分所包围,更失望.
发表于 2005-6-5 10: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惭愧五月中旬去泸定桥时见在整修,原来是为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70周年暨建桥300周年”“双庆”活动做准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10-24 18: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