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03|回复: 2

不该消失的康定锅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6 03: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周华 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1908年7月的康定老照片)
  康定锅庄并不是一种舞蹈,而是“茶马古道”上一种在时光轮回中形成的综合体,它集食宿、贸易、仓储等于一体,在一个时代里曾兴盛不衰。但是,它又随着光阴的轮回,被湮没在岁月的海洋中……
  康定独有的“锅庄”语出三石灶,安家立灶之意。久存于茶马古道上,其功能并非茶叶货物的经营机构,确切地说只算一个中介机构,掮客:由于民族和语言的阻隔,汉族茶商与藏族马帮之间并不直接打交道,而是经由锅庄进行买卖交易,庄家从中收取中介佣金。既是中介机构,也是提供住宿的客店,堆放货物的货栈,关内来的茶叶布匹百货,关外来的药材畜产品,在此集散,又是转运站。西去藏地长途驮运的需要,须将背来的茶叶更换包装,将篾包换成牛皮包裹,所以又兼缝制牛皮茶包的加工厂。这类风景现已无迹可寻;锅庄主人多为藏族妇女,人称“阿佳卡巴”。藏、汉商人与锅庄之间均有恒定的业务联系,代复一代沿袭下来,从不更改,想必那里发生过许许多多人生故事,今天的我们同样已难闻其详了。
  在康定城,大凡上了点年纪的人可能都目睹或耳闻过关于康定锅庄的故事。据传,康定曾经有48家锅庄,锅庄兴盛时期,康定商贾云集,好不繁华。杨国浦先生曾著文称:“锅庄,与藏语‘果扎’译音相近……锅庄不直接从事商品购销,而居商业经营的中介地位。锅庄这个专用名词为康定所仅有,它曾为藏区产品交换、为藏汉民族间的贸易产生过积极的作用。”

康定锅庄始于元朝
  据有关资料称,早在元朝时期(距今600多年前),康定还是一片荒凉,但由于此地位于藏汉民族友好往来之要冲,又是藏汉两地商品输入输出的必经之路,所以便热闹起来。但那时候由于各地来往客商吃住困难,便在此地搭起帐篷,竖起“锅桩”以解决食宿及交易,这也是锅庄产生的主要原因。另外,民国二十六年一份《康定锅庄调查报告书》中称:“惟据安家锅庄主人称,按家谱该庄当建于五百多年前;又据江家锅庄主人称,该庄明洪武年间已经成立……”由此可以推断,早在元朝之时,康定已有了锅庄。
  其实,悠久的“茶马互市”早在唐宋时期即已形成;由此可见,锅庄的建设并不是藏汉民族贸易之始,而是“茶马互市”的产物。锅庄的前身是“锅桩”,是各路客商搭帐篷、树锅桩烧茶做饭的地方;后来一些富裕客商修建了房屋,这样不仅为来往客商提供了食宿和交易场所,而且解决了客商的旅途劳顿;就这样,原来的“锅桩”就变成了锅庄;后者可以理解为庄子、庄园之类相对比较固定的建筑。到了元代,才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锅庄。
  记者没有见过锅庄,但据冯有刚老先生介绍,康定锅庄的建筑风格以四合院为主,院中有一大坝,用以拴骡马之用,房屋为木结构二层楼,楼下多为库房,用来堆放商品;楼上则是客房,专供来往客商憩息之用。院门较宽,且较为高大,有的门槛上包有铁皮等。锅庄虽然经过历代演变,但其接待对象一般都按地域而分,如白土坎的包家锅庄,只接待邓柯、德格、白玉等地的客商,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前。

寻访康定锅庄
此主题相关图片

(1938年摄于四川康定 由背夫从雅安运来的茶叶,在康定茶庄从新打包,再由藏民组成的马帮沿茶马古道向西运送入藏。)

  经过岁月的沧桑,如今的康定城几乎已经找不到锅庄的影子。不过,记者还是在一些老人的指点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寻访康定锅庄。
  据康定老中医倪海源老先生介绍,瓦斯碉(原称哇斯焦)市场就曾经是一家规模较大的锅庄。但如今的瓦斯碉已经成为康定地区最大的综合市场;这里每天有大量的蔬菜、肉类、鱼类等商品流向康定人的餐桌。在瓦斯碉市场,记者恰巧遇到了一位年近古稀的藏族老阿妈,凭着她的指点,才找到了锅庄外的“灵塔”。可惜,“灵塔”已被湮没在林立的高楼下,昔日高耸的“灵塔”与高楼相比仿佛成了一个“矮子”。从那里我虽然无法想象昔日锅庄的状况,但也依稀看到了当年锅庄的影子。
  几经周折后我发现通往州委党校的一条小巷边有一个古色古香的院门,于是,我叩响了大门。那院门呈拱形,系小青砖和石块砌成,看样子颇有点年代了。但主人却告诉我,那里并不是什么锅庄,只不过是一户普通人家的住所而已;只是因为偏僻的原因,那段院墙才得以保存下来。听到主人的回答,我心中有几分沮丧;不过我还是按动了快门,将那段院墙拍了下来。
  听说刚刚竣工的格萨尔酒店附近曾经有一处锅庄,我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那里。在小巷中我找到了一处有门楼的院落,经与主人交谈后,才知道那儿是李家皮房,而不是什么锅庄。主人告诉我,皮房的建筑风格与锅庄相似,只不过作用不同罢了。看看古味十足的李家皮房(现称李家花园),再看看气势雄伟的格萨尔酒店,我猛然省悟,那酒店不就是现代的锅庄么?
  一路寻觅,无功而返,我知道我已无法找到原汁原味的康定锅庄,无法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寻找我需要的东西,这也是我此次采访中留下的最大遗憾。

康定锅庄不该消失
  一次采访后,并没有留下多少值得回味的文字,我不禁掩卷而思:难道康定锅庄真的已经灰飞烟灭了么?
  从元朝至今,洋洋几百年的历史积淀才形成的康定锅庄,无疑已经从经济的原形中演变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我们姑且叫它“锅庄文化”。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一种在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条件下形成的独一无二的文化。这是康定独有的东西,是茶马古道上一道值得玩味的大餐。
  《康定情歌》已经蜚声海内外,而康定锅庄却销声匿迹了,这两者之间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却同样是情歌故乡的旅游品牌,尤其是在我州实施“旅游兴州”的今天,尤其是川、滇、藏三省区将联手打造“茶马古道”世界旅游绝品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康定锅庄、认识康定锅庄,发掘康定锅庄丰厚的文化内涵,让康定锅庄重现炉城,成为我州旅游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采访结束时有人告诉记者,有关方面已计划在康定按锅庄原型修建康定锅庄,准备重现康定锅庄的风采。不过,不管此传言是否属实,我们都期待着。
发表于 2006-6-2 09: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古老的东西都会慢慢被现代文化所取代,可惜呀.多少也应该保留一点点嘛.
 楼主| 发表于 2006-6-21 12: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前的康定那时是横断山脉中的一个宁静的小城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8 16: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