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014|回复: 5

对甘孜州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3 01: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摄影;周小林 殷洁 执笔:卢猛

谁来营销甘孜州?

此主题相关图片


这是一份热爱度至少达到38度5才能胜任的工作,我们缺乏的不是开发或者调和开发与保护矛盾的技术,而是人。

游客的深度需求诉求于精神层面的享受正是现代旅游魅力构成的深度要素,作为旅游营销,我们对此自然得盯得紧、抓得牢——我们得按需供给,打动游客,赢得市场。那么,谁来、用什么将这些深度要素按需供给于游客呢?换句话说,谁来完成上面那个呆驴巢主人将游客留在丹巴的活计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们看到,呆驴巢的主人周小林具备两个特征,一个是热爱并熟悉丹巴,一个是能有效地将自己的热爱与熟悉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表达传播给游客,而丽江古城四方街则给游客提供了这么一块可以让游客尽情尽兴的地方。除此以外,我们仍可以找到更多的事例来挖掘我们的营销手段,但前提是,我们得找到或者培养出许多个呆驴巢主人周小林一样般的有激情有梦想有感召力的“导游”,放在我们的各个点上。
这个环节之所以要认识清楚,是因为我们通过大力宣传和推广从市场上“抓”来游客以后,所做的就是最终赢得游客,获得良好的口碑,给我们的发展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简单说,就是要获得游客的最终满意,提高“回头率”。这也是我们市场营销中最基层的传播,我们在上面称之为贴近传播。
做好贴近传播的一个标志性内容就是能依托我们所能提供的旅游资源随时依据、并随时挖掘游客所喜欢的、所愿意参与的内容有效地制造游客的兴奋点。
实际上,要建立这么一支贴近传播的队伍,才是我们旅游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我们旅游资源得以最佳传播的灵魂。因此,这是一份热爱度至少达到38度5才能胜任的工作。对于这种人,除了本地人以外,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放到热爱本地地理文化的异乡人甚至异国人中去寻找。也许,这个寻找过程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我们的一个新卖点,甚至成为一个引人入胜的营销方案。

此主题相关图片


快乐总在参与后开始,请记住这句话,因为快乐是游客出游的最根本目的。
甘孜州际公园的提出是从甘孜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的,审视我们资源尤其是水源涵养地、坚韧的民族精神以及从地理环境中衍生的、与生俱来的原住民文化,都日渐成为国内外游人争相追逐的目标。凭什么成为人家的目标?“原生态”三字而已。因此,我们的“地接”工作内容就是在我们所拥有的“原生态”中挖掘、提炼能够与市场、游客兴趣实现对接的项目,并保证让游客参与进来、获得快感。
实际上,我国旅游市场的繁荣远没有进入“导游”时代,我们虽然也看见,一些地区自然而然地根据游客的喜好,安排了一些地方特色的参与项目,但并没有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更多的特色项目,同时,我们自己拥有的一些地域性极强的特征正逐渐消失,比如我们的山歌、古碉、我们的茶马互市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对自身的资源缺乏认识,一些稍加挖掘、整理、包装就可以打动游客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却没有得到市场性的功能发挥。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将周小林所说的大金川古老的牛皮筏用作一个漂流项目,将会怎样?
我们那么丰富的山歌能不能挖掘出来,给游客一个“原生山歌欣赏和教唱会”吗?这样的项目,不仅可以用于宣传广告将游客“请进来”,还可以“走出去”为我们的文化旅游起到继续推广宣传的作用。
又比如,远道而来的游客看了一天的碉楼,但依旧茫然不知其究,那么,我们能否将呆驴巢主人那样对碉楼有特别热爱和深入了解的“导游”请来,为游客进行的导游?
从地理而言,我们现在的教育中几乎还没有校外的地理课堂,我们能否在学生假期,广泛推广我们的地理课堂呢?
我们一些有着防御性建筑设计的寨子,能否用以开发出一个模拟攻略的娱乐游戏项目呢?
对追求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的许多企业,我们能不能按他们的需求,用我们坚韧的民族、地理精神为其“量身订制”、专门开展一种特别的“导游”服务,一如央视“我的长征”?
于国际市场而言,我们的人文地理更是彰显其独特魅力的时候,曾有媒体对来华美国游客的随机调查表明,他们旅游的主要目标,观光名胜古迹的占26%,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占56.7%,均属于文化旅游范畴,共占82.7%,足见他们对民族文化旅游的浓烈兴趣。国内由更高的教育水平和对知识的渴望所推动的个性化旅游需求,也正呈继续增长的态势。这些均属于人文地理的范畴,也正是甘孜州际公园的核心诉求。

此主题相关图片

(色彩康巴)

甘孜州际公园不仅是我们对外宣传给人的一个具象认识,也应该成为我们自身旅游开发认识的一个高度,即,依据这一方向系统设计、逐步发展。同时,实现我们在保护“原生态”、宏扬“原生态”中不断调整,与市场对接。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不断有人争论,但其实这已经不是问题,一,任何一个民族都会踩着世界进程的脚步向前迈进;二,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其传统文化的原生态保护,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示范标本。
我们需要看清的是,我们缺乏的不是开发或者调和开发与保护矛盾的技术,而是人。显然,甘孜州需要一批象周小林一样的人“狠”走一回、“野”个彻底地来营造在色彩康巴“发呆的日子和地方”。
发表于 2006-9-4 09: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寨,丽江那样的核心品牌也是人才创造出来的.人的因素第一. 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 没有刘备,何来渚葛亮?上樑不正下樑歪.急功近利,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是甘孜发展的重大障碍.
发表于 2006-9-3 14: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挚的思考,凝重的笔触。作者费了不少心血。
甘孜州最大的劣势在于没有一个象九寨、丽江那样的核心品牌,相信许多人都同意这个判断。如果德格藏经院能荣登世界文化遗产、或贡嘎山-海螺沟上世界自然遗产(二者已经列入日程?),则对甘孜州的旅游发展是极大的促进。否则,短期内只能在成渝二地游客身上动脑筋。
可以突出自驾游、夏季避暑、冬季赏雪、四季温泉等休闲主题。文化脉络则主打康定情歌、康巴汉子、巴塘弦子等。以德格藏经院为主轴的喇嘛庙系列也是急待开发的项目。但问题在于整个甘孜州地广人希,绝少人有条件满州里奔跑,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围绕贡嘎山-康定-丹巴等核心地带进行旅游开发,坚决瞄准成渝二地,在适当的情况下再考虑推向国际。好象九寨、黄龙二地如今都已人满为患,甘孜州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发表于 2006-11-11 22: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2楼:
.......问题在于整个甘孜州地广人希,绝少人有条件满州里奔跑,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围绕贡嘎山-康定-丹巴等核心地带进行旅游开发,坚决瞄准成渝二地,在适当的情况下再考虑推向国际。好象九寨、黄龙二地如今都已人满为患,甘孜州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不同意2楼的看法,理由:贡嘎山-康定-丹巴的两小时经济圈不足以展示康巴地区的资源,也确实代表不了,倒是认同生态公园的建议;瞄准成渝二地没有错,但应该从游客的需求出发,拓宽市场;九寨、黄龙二地人满为患,但二次转产正在有序进行,即便如此,也不是一定就该我们的了.同意孙先生的说话,关键是人才,如何吸引,并加以利用.不然我们将再次错失良机.
发表于 2006-11-12 13: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地区要成就一个核心品牌,需要付出的很多,最主要得有一双塑造它的妙手!
发表于 2006-11-13 11: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科研人员去种田,让农民开太空火箭.胡乱调配是不懂经济的官员的拿手好戏.更甚者梦想在没有生意的区域先建高接商厦再找商人营商.本末到置的发展理念结果严重浪费,欲速不达. 只有“人尽其材,物尽其用.”明白合理运用资源,才能找到致富社会的捷径.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18 12: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