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11|回复: 4

绿色:康巴大地给你一个承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8 23: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郭昌平 陈建兵

  康定情歌故乡,海螺冰川家园;川西环线明珠,香格里拉腹地——生态甘孜美如画;
  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小流域治理、湿地保护、生态产业——生态甘孜“绿”满目。
  “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州前三季度实现GDP40.9亿元,同比增长1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63.4%,创历史最高水平,增幅居各市(州)之首。
  什么是又好又快?“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州的GDP是绿色的。”在州委书记尧斯丹眼中,GDP的颜色特别重要。
  “打造生态经济第一州”,推动“资源开发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甘孜迈着坚定步伐。

  生态立州——
  告别木头经济,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今年“十一”黄金周,稻城县邓珠一家挣了近3万元,此前的“五一”黄金周他们已赚2万多元。过去靠伐木、放牧艰难度日的邓珠现在搞旅游接待富了起来。
  与邓珠一样,当年许多甘孜人都经历了那场禁伐与砍伐、退耕与续耕的巨大阵痛。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州在四川构筑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中的独特作用。保护母亲河、建设生态四川,这些道理甘孜人明白。但眼前的牺牲毕竟不小:一旦禁伐退耕,全州将在瞬间失去近90%的财政收入,使原本就十分拮据的州县财政雪上加霜。怎么办?甘孜人以壮士断臂的勇气、顾全大局的胸怀,直面现实,把全州18个县和8个州属林业企业全部纳入天保工程实施范围,近1.2万名林业职工由砍树人变为种树人和护树人。2004年州第八次党代会决定:发展生态经济,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生态经济第一州。
  截至目前,全州548万多公顷天然林得到有效管护,发展生态公益林941万多亩,退牧还草1383万亩,森林覆盖率也由上世纪80年代的8%恢复到目前的28.56%。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50个,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的49.6%,保护区面积和数量居全省各市州之首。其中,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如今的甘孜,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消失多年的獐子、麂子等走兽又重新活跃在村寨、乡镇、县城周围,山鹰、白鹭等飞禽又悠闲盘旋在天空。近年来,我州各县空气洁净度在全国城市环境监测中保持纯净一级水平。

  生态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我州经济社会腾飞的两只翅膀,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2年来,州委、州政府果断关闭治污不达标企业11家,停产治理8家。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也从过去的30%提升到现在的95%,流域开发规划环评率更是达到100%。新龙县是一个年财政收入仅有180余万元的国家级贫困县,2004年县人大代表联名请求,促使政府果断关闭了县内每年可为当地财政提供100多万元收入的几座沙金矿。目前,我州已全面叫停境内沙金和岩金开采活动,自觉走出了“越穷越采、越采越荒、越荒越穷”的怪圈,主动保护自然生态。
  水电资源是我州第一资源,水电产业是我州第一产业。“十一五”期投产和在建装机电站将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但是,今年初,州委、州政府却下决心停建康定木格措龙头水库及其水电开发,转而开发旅游资源。对此,在随后召开的全州生态能源产业发展大会上,尧斯丹解释道:“水电虽然是清洁能源,但仍要防止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基础设施特别是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州也做足保护文章:坚决摒弃盲目追求高、大、宽、直等倾向,因地制宜,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景区景点特色,避免大挖大卸大砍。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既给广大农牧民带来了实惠,又促使他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石渠县蒙宜乡蒙格村因草场过度利用,鼠灾猖獗,103户牧民被迫外迁。后来通过草场“三化”治理,74户农牧民回迁。事实教育了牧民: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生态经济——
  推进六大生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泸定县加郡乡,村民李贵德高兴地从大棚摘出反季节黄瓜送给记者品尝:“没有化肥和农药,绝对绿色环保,绝对安全放心!”李德贵怎能不喜悦:生态农产品市场上供不应求,加上政府的技术培训、资金支持、跟踪服务,他和乡亲们生活宽裕不是梦。
  甘孜人明白:生态经济是生态甘孜的核心;生态产业是生态经济的基础;构建生态甘孜关键是培育生态产业。他们义无反顾地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而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产业,大力培育生态农业、生态能源业、生态旅游业、生态药业、优势矿业、民族文化产业,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生态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切实提高发展质量。
  建设“中国·甘孜香格里拉旅游核心区”,打造“中国人文·生态旅游第一州”,突出发展自然生态旅游、康巴文化旅游,全州集中打造的一批精品旅游区深受中外游客喜爱。从1999年到2005年,全州旅游总收入从1000万元迅速增长到15.7亿元,入境游客量则从全省倒数第三跃居到前四。丹巴实施生态旅游开发后,甲居藏寨年人均收入超过1800元,为以前的两倍多。
  喜悦荡漾在康定县新都桥牧民洛桑的脸上。他告诉记者,得益于州里发展的生态药业,在当地科技人员的帮助下,他将自家的土地全部改种了中药材,每亩收入超过1500元,“现在种药材的收入是以前种粮食的3倍多”。目前,全州打造的中藏药材基地已初具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条路子。
  富有特色的生态产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不仅给农牧民铺出一条条致富路,也使农村优美宜人的环境得以保持。去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评选中,我州在全国一举获得“最美的草原”、“最美的雪山”、“最美的湖泊”、“最美的村庄”、“最美的冰川”几张名片,初步显现出生态经济的巨大魅力。
  康巴圣地,这颗川西高原的绿色明珠,在绿色天府中熠熠生辉。
发表于 2006-11-10 12: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初,州委、州政府却下决心停建康定木格措龙头水库及其水电开发,转而开发旅游资源。”

太好了!木格措保住了!


发表于 2006-11-17 16: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月下菊影发表的内容:


“……今年初,州委、州政府却下决心停建康定木格措龙头水库及其水电开发,转而开发旅游资源。”

太好了!木格措保住了!



今年所拍美丽的七彩池:


此主题相关图片


发表于 2006-11-17 17: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的图片,高明的电脑技术,专业的水准.请多发几张.
发表于 2006-11-18 1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sun发表的内容:

漂亮的图片,高明的电脑技术,专业的水准.请多发几张.


不敢当此评论哦,sun大名及行状早听友多说过,久仰!

有空时遵命发几张请指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0 08: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