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05|回复: 1

泸沽湖还需要木楞子房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4 21: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的交界处,是著名的高原风景名胜区,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2006年4月8日,盐源县泸沽湖镇多舍村发生火灾,烧毁建筑5400平方米,受灾25户。在火灾后的重建工作中,不少人开始猜测:新建的是防火和抗震能力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群,还是传承摩梭文化而难防火的传统的木楞子房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


木楞子房是西南地区众多民族特有的传统建筑,其在泸沽湖畔的建造历史相当悠久。木楞子房全部采用木头为原料,通过那些精巧的工匠之手,构架出一座座精美的木房。当初,这种房子是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建成的,可能主要有3个原因:
一是当时当地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人们可就近在山上采伐成百上千的树木。
二是泸沽湖地区处在地震活跃区,当初当地各民族人民建造这种房子,最主要的目的是防地震。在一次又一次的地震中,木楞子房的抗震能力表现无遗。
三是由于泸沽湖景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很快,代表摩梭文化组成部分的摩梭木楞子房也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部分,所以近年来新修的许多房屋中,也是以木楞子房为主。

此主题相关图片


现在无论是四川省还是云南省境内,众多或新或旧的木楞子房散布在泸沽湖畔。近年来,两省加强了景区内的建房管理,木楞子房的增加受到了控制。
四川当地的摩梭人说,修一座普通正三间的家用木楞子房需要400多根木头,如果要修规模较大的旅游用房,或许需要上千根木头。这几百根或是上千根木头很抽象,其实许多山上就只有几百或是上千棵树,如果用这些木料修木楞子房,可能只能修一座,因而就有“一座木楞子房就像一座山”之说。
很久以前,泸沽湖畔周围的山上树木很多,然而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因为修木楞子房和生活用柴等原因,山上早已被采伐得光秃秃的,没有多少树木了,一座房的木头常比一座小山的木头还要多。现在那些几十年或上百年的老木楞子房,已经属于建筑文物。

此主题相关图片


值得庆幸的是,1998年长江上游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有效地遏止了泸沽湖的生态破坏,现在当地的许多山上小树成林,许多管护人员在山上巡逻。泸沽湖当地人也对国家保护树木由不理解到理解,现在已经非常支持。居住在草海边的摩梭人喇宝顶告诉笔者:“我家门前以前每到雨季就有洪水下来,冲坏了我们的路,我们住在那里也心惊胆颤。现在好了,国家把山保护起来了,我们那里没有再发生洪水,住在那里也安心了。背后那座山上也没有人去偷砍树了!”
因为采伐树木受到严格管理,当地人要修一座木楞子房非常不易。然而木楞子房是当地的传统建筑,在改造、重建和新建时,大多数的村民还是要修木楞子房,而且旅游业的发展也需要木楞子房。据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景区内的木料来源是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还有建房者向亲戚们借来的。不管是什么原因,木楞子房需耗大量的木材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这就是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面临的矛盾。

此主题相关图片


因为木料的紧缺,当地的建筑也发生了变化。无论是泸沽湖镇内,还是草海边,都能看见许多外形像木楞子房的钢筋混凝土砖房,这是近年来当地人自发修建起来的一种建筑。另外就是木楞子房的用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近,笔者在泸沽湖镇多舍村一处正在修建木楞子房的工地上,遇见了修建木楞子房的工匠——来自该镇木垮村的52岁的李品初,他告诉笔者:“我修木楞子房已有几十年了,修了大概有50多户人家。因为现在封山不准砍树,没有木料来源,为了节省木料,我们的用料由原来的圆木变成了半木。”

此主题相关图片


四川省境内的泸沽湖镇自古就是摩梭人的聚居区,那里的木楞子房是房挨房,几十年上百年干燥的老木楞子房,就像堆烤干的松木堆,加上有易燃的油漆等附着物,一旦着火,会迅速蔓延,火势极难控制,就算有消防设施,扑救也非常困难。从“4.8”火灾最能看出,木楞子房的致命弱点就是怕火。
  从泸沽湖走出去的摩梭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的喇老师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心情非常沉重:“泸沽湖是个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最直观的风景之一就是当地的民居。被烧毁的不少房屋甚至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人类文化遗产的损失。还有不少群众的祖传文物也被烧毁,它们都是不可复制的,非常可惜。”他还介绍,他的弟弟也是此次受灾群众之一,近七八年来收集的近300件收藏品及祖传的器具都不复存在,原准备搞个民间的民族文化和文物展览馆,也暂时成为泡影,损失惨重。

此主题相关图片


摩梭人以大家庭为多,现在每户有十多人的人家还不少。因为其走婚风俗,所以木楞子房就要有很私密的地方,女子住的花房是代表。木楞子房给人很温暖的感觉。在主屋内,一年四季都有火塘在燃烧,火塘是做饭的地方,也是取暖的地方,而周围就是火铺,人们没事就坐在火铺上烧火聊天、喝酒、吃饭、唱歌。到了晚上,火塘边的火铺就是老人和小孩子睡觉的地方,而青年男女就各自去活动了……在木楞子房里的火塘边,摩梭文化的表现是淋漓尽致的,因而有人提出了摩梭的“火塘文化”。现在许多的外地游客到了泸沽湖,总要到摩梭人家的火塘边烤火,喝着苏里玛酒,听着泸沽湖情歌。所以许多人说,到泸沽湖如果不到木楞子房里坐坐火铺,就像没有到过泸沽湖一样。

此主题相关图片


摩梭人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生活在木楞子房里,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与木楞子房相伴,木楞子房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在木楞子房内,摩梭文化总是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
无论是灾后重建,还是将来的景区建设,木楞子房还是泸沽湖景区的主要建筑形式吗?人们对此有两种意见。
泸沽湖畔的木楞子房是生活在那里的以摩梭人为主体人群的传统建筑,因为对母屋的特别情感,他们习惯在木楞子房里生活,他们觉得木楞子房才是他们真正的家园,虽然他们遭受了灾害,重建房屋时他们大多还是会选择修建木楞子房。笔者采访了受灾的摩梭人阿卡优姆支玛,她说:“木楞子房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建筑,一代又一代都是这样的房子,我们还是要修木楞子房。”

此主题相关图片


旅游也是四川省的一项重要产业,四川省境内的泸沽湖景区现在越来越为世人所看好,而其中的摩梭文化是一大品牌。木楞子房作为泸沽湖摩梭文化的组成部分,旅游部门按规划保留着一些原先的木楞子房,并建造一些新的木楞子房,让游人能感受到摩梭文化。因为重建区是在凉山州泸沽湖景区内,其建筑风格也要受当地景区管理部门的管理。盐源县委副书记、凉山州泸沽湖景区管理局局长陈宁告诉笔者:“现在新修的房子是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的,政府只要求外观是木楞子房的样子,而修成木头的还是水泥的,政府不能强制,只能由他们自己决定。”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一些人觉得在考虑生态与旅游的和谐发展的前提下新建一定的木楞子房也有必要。凉山州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刘弘的观点是:“木楞子房是泸沽湖的特色建筑,应该保留其文化的基本元素。作为旅游景区,木楞子房还是有必要存在,适当地建一些是应该的。其木材需求量不是很大,政府可以建一个木材基地,有计划地植树,有计划地采伐,以保证旅游建房的用材。这样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使旅游与生态和谐发展,也不会影响当地的生态。”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一座房子要花几百根木材,对当地的生态会产生影响,而且现在的木材越来越少,建议修成其他的建筑。还有人认为木楞子房不防火因而不安全,这种观念或许会影响到将来修房的选择。经历过火灾的商人曾发说:“我认为还是钢筋混凝土的房子防火能力比木楞子房强得多。”灾民李抓告诉笔者:“我家的木楞子房花了1.2万元才修好,现在全烧了。将来要修就修砖房,因为砖房不怕火。”一些当地人在火灾阵痛后会一改传统修砖房。

此主题相关图片


观念之争,只是决定建筑形式的一个方面,而经济的原因其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造成本影响着人们选择修什么样的房。如果已有一定的木材,那么修一座正三间的木楞子房,一般在2.5万元以内就行了。如果没有木材,其购买木材的手续难办。因为政府控制着木材的使用,即使得到木材使用计划,其购买那么多的木材价格非常高,那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据说新建一座木楞子房与新建一座砖房价格相差无几。摩梭人喇志华告诉笔者:“如果让我选择,我当然要修木楞子房,因为造价要低一些,而且木楞子房拆了还可重建,而砖房一拆就没了。”
泸沽湖的旅游产业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木楞子房,当地许多摩梭人在情感上也需要木楞子房,木楞子房依然会有人继续建造。然而现在泸沽湖畔因为木材匮乏,加上木楞子房防火性极差,而取代木楞子房防地震能力的建筑材料增多,因而木楞子房被其他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所取代也不是不可能。现在一些人采取了折中的方法,将砖房修成木楞子房模样,这种建筑已经逐渐增多,这可能会成为渐渐取代真正的木楞子房的一种建筑方式。

此主题相关图片


摩梭人造房子不用钉铆,不用砖瓦,基本上是全木结构。用园(方)木搭好框架,然后用半园木垒墙,以木板为瓦。摩梭人的住房布局是由四座木楞子松散组成的四合院。正房是全家最重要的建筑,但是正房一般并不在中央,而在进门靠左的方向。正房也叫“祖母房”,是全家活动的中心,有中心火塘、锅庄石及叫做“女柱”“男柱”的两根柱子。这里也是全家吃饭、议事、祭祀、待客之地。中央的木楞子是经堂,左侧是畜厩,正面的木楞子叫“尼扎意”,是“成丁礼”后成年女子居住的地方,这里也就是走婚的地方。
发表于 2006-11-17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的东东,不能让一把火烧了了事。
木愣子与藏区的“崩空”房有些类似吧!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6 03: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