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39|回复: 0

藏香传统制作工艺得到传承与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3 01: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李立枝 编辑: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研磨木泥的水车和旁边晾晒的混着各种香料的木泥)

  汩汩的水声、沁脾的香味,笔者一来到拉萨尼木县吞巴村的藏香初步加工基地,就被藏香传统而天然的制作工艺所吸引。
  尼木县吞巴乡位于拉萨市以西140公里 ,是藏香发明者吞弥桑布扎的故乡,生产藏香的历史悠久,也是藏区最大的手工藏香生产基地。山谷远处雪山融化的雪水形成一条小河,滋润着这个地方,也为这里的藏香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藏香制作的初步工序是要将藏香的主料柏树干混以当地的雪水,用水车研磨成木浆。制作者先把柏树干锯成去皮小段,中间打孔,后用木楔子紧紧插上,将木楔子嵌入水车摇臂,在水车带动下,柏木段在铺着石板的槽中摩擦,研磨成木泥。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时的往槽里加水,避免已磨成的木粉随风吹散。
  在吞巴村,笔者看到,河水流经之处有十余部研磨木泥的水车。守望水车的村民扎西老人介绍说,加水的多少要靠经验来掌握,水分少,风就把木沫吹跑,水分多,后期要花很多时间去晾晒,晾晒过久又会散失原有的香气,所以他专门负责照看研磨木泥的水车。
  扎西老人还说,木泥研磨好后需和多种香料一起搓揉,再把混着各种香料的木泥放入牛角挤压成笔直线条状。最后经过在阳光充足但温度不高的地方晾晒后成型完工。
  目前,尼木县吞巴村的藏香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现在整个吞巴村有230多部水车。近年来,在县政府的积极调整和推广下,藏香制作已经占整个村子经济收入的80%以上,吞巴村也被誉为“藏香第一村”。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3 01: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