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 在白玉与巴塘交界的地方, 两个地方的人为虫草草场纠纷打了起来, 于是双方出动了大批人马, 动了刀枪, 结果死了四个人, 一时间山里的情形紧张起来, 两个县的干部全都下去做工作去了, 大批的武警已开到了巴塘, 随时准备应付突发的事件, 川藏边界地带, 历来如此, 一个小小的骚乱, 可能会酿成大事件, 历史上山岩地区曾被藏军, 川军多次进剿, 因地势险厄, 收效甚微。盖玉离山岩所在的火龙沟口不到二十里, 许多人都认为这个时候进去是不太安全的, 但我一心想进叶巴大峡谷, 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
至少, 坐洛噶的车进去就绝对没有什么问题。
他是盖玉乡的人, 开的是林业局森林管护的车子, 在这山里进进出出上十年, 路上的每一个村子里的人他都认识, 有他开车, 加上喻师傅, 我们三个男人,一辆有加力挡的快车, 就算碰上什么夹坝(打劫)的人也有得一拼, 所以我们非常放心地就进去了。
车在山路上跳跃前行, 溅起大量的泥水遮挡了车窗, 洛嘎不愧是个好手, 一边轻松地开车, 一边大声地给我们摆着这里的情况, 一边大骂修路的人把路整得稀烂, 他告诉我们, 修白巴路的两个老板已经带着人进来了, 一个负责白玉段, 一个负责巴塘段, 明年这条路一但修好, 来白玉就再也没有人愿意走甘白路了, 白巴路贯穿降曲峡谷, 连接米拉山和巴塘措普沟, 在巴塘的措拉与国道318相接, 路程少了许多不说, 这一路的风景就不摆了(四川话, 不摆了就是不用说的意思) 。
从绒盖乡转进盖玉方向的山沟, 主要的障碍是翻越4915米的米拉山, 历史上, 从白玉到巴塘的这条烂路是由德格土司管辖的官道, 清朝末年, 由于德格土司两兄弟开了战,从德格, 白玉, 一直打到石渠, 昌都, 这条路没有人管了, 于是, 这里就成了山岩土匪夹坝的天堂, 连川军也不敢随便走了。
米拉山植被很好, 虫草多, 一大早许多人骑着摩托车上山来挖虫草, 洛嘎说, 过去骑马上来要一天, 现在你若是再骑马来捡虫草, 等你上来, 人家早就捡光了, 如今, 这里的人家家都有摩托车, 很多人家还有吉普车, 拖拉机, 上山挖虫草, 都是骑摩托车, 挖了以后马上赶到县上脱手, 一旦遇到什么打冤家的, 骑上摩托车去叫人也快, 洛嘎说, 如果见到一群拿枪的人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而来, 最好还是躲远一点儿, 弄得不好就是去开打的, 这儿的男人过去都是属于父系社会的成员, 他们有个习惯, 一旦自己的人吃了亏, 村里的人不去帮忙报复的是孬种, 在父系社会里, 这是要被人耻笑的, 而往往一旦报复起来, 必须斩草除根, 否则对方会以更严厉的手法反过来报复。
好在我们一路上并没有碰到这样的队伍。
在米拉山的丫口上, 我们被对面掩藏着迷雾之中的盖玉方向的一座大山的苍劲和荒蛮所震撼, 这就是叶巴所在的, 海拔5074米的娘夏卓山, 可惜照相机没有能够拍出那种效果来, 更令人惊奇的是, 回来仔细看了长镜头拍的照片才发现的, 原来这两座山的主峰都是近代的火山口, 从峰顶流出的溶岩表层的光洁度来判断, 这两个火山口最多不过数百年的历史, 不过这两个火山口喷发时的力度有限, 溶岩流到半山腰就停止了, 但无论如何, 这似乎是此次进山的一个新的发现(如果别人还没有发现的话), 90年代出版的白玉县志上并没有提到这两个火山口。
翻过米拉山就进入了盖玉乡, 狭窄的小路, 荒野的原始森林, 突如其来的暴雨, 难免使人不想象在这里遇到夹坝的可怕场景, 在这里遇到了什么人是绝对没有什么地方可逃的, 山太高, 飞也难得飞上去, 林子密, 钻也钻不进去, 河又小, 想跳河都没法跳, 这是一跳下去就可以站起来的那种小溪, 我正在想着这件事, 突然前方出现了几匹马, 不见人, 我们赶紧刹住车, 下车看个清楚, 原来是个叶巴村的汉子带着他的孙女上山去, 小孙女才五六岁, 她刚刚从马上摔了下来, 满脸是血, 他爷爷把她扶上马, 还要继续上山去, 我看她那样, 觉得应该去盖玉乡的卫生院去上点药, 这样在雨中继续爬山弄得不好会感染伤口, 我就对那个汉子说, 我们的车可以带她去盖玉看伤口, 那个汉子摇摇头, 赶着马继续往前走, 我赶上去, 拿出一点钱交给那个汉子, 让他到山下的村子里, 在小卖部给这娃娃买点糖, 我眼看着他们在大雨中朝着米拉山主峰走去, 心中难免为这个小妹妹担心。
我上了车, 心有余悸, 洛嘎见了, 说道:
“咳, 没什么事, 他们到了山上的帐篷里, 老汉去山上随便找点什么草药一敷, 两三天就好了, 这里的娃娃不像城里的, 没有那么娇嫩, 你要带她去盖玉, 他肯定不愿意, 他们要赶着给在山上挖虫草的人送东西上去呢!”
车子下山后, 我们在密林的小路跑了将近二三十公里, 在一个叫如苏的村子朝由一拐, 就上了去叶巴村的山崖小路, 只有这时才能真正看出洛嘎那非凡的车技, 他把车在悬崖绝壁上开得飞快, 连开了二十多年大卡车的喻师傅也惊叹不已, 每到一个悬崖转弯的尽头时, 车好像就要朝着云层冲过去一样, 但这时只见他猛地一打方向盘, 再一拉加力挡, 车就回过头来, 吼叫着转上另一个弯道, 我看着山下的峡谷越来越深, 我们已经接近了悬崖的顶端。回过头来, 只见立于山顶的坡坡上的叶巴村出现在眼前。
叶巴村里空无一人。
所有的人全都上山挖虫草了, 还有许多房子已经空了, 拆了一半只留下半壁残墙立在悬崖边, 使人感觉来到了一个被荒废的村子, 原来乡上近年来鼓励移民, 退耕还林, 山上的村民往下搬到乡里, 政府补贴修新房, 叶巴村算是比较穷的, 洛嘎说, 这村里没有一家人有车, 这条路是其他几个村子凑钱修的, 因为叶巴是金沙江大峡谷里五个村子的必经之地, 山崖上的这条路长二十多公里, 一直通往措拉。
我问洛嘎:
“听说措拉有个海子, 里面有怪物, 每天早上它们发出像牦牛一样的叫声, 一叫就是一个多小时, 你听说过没有?”
“吹牛的!”
洛嘎大声回答道, 他接着说:
“什么怪物哦,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现在就算是有怪物也要被吓跑了, 你看见没有? 峡谷下面他们正在修电站, 我们要到江边也去不了了, 叶巴险滩以后也就没有啦!”
我朝山下看了看, 果然, 降曲河通往金沙江的这一段路已经被各种机械堵住了小路, 又一项浩大的水电工程居然在这遥远的山沟里悄悄地动工了, 真是灾难啊, 看看这江, 哪还有那种铺天盖地而来的大水和震撼灵魂的波涛啊, 居然还要修一个梯级电站, 修吧, 修吧? 谁管得住啊, 以后真的还要让子孙们来拆吗?”
玉龙雪山下虎跳峡的汹涌澎湃, 长江巫峡神女峰的矫柔妩媚, 长江西陵峡的宽阔浩瀚, 在中国是人所共知的, 但是金沙江峡谷的深险莫测和遥远无边, 我们只是在描写中国长漂队员生活的 “江河魂”这本书里略知一二, 由于路途遥远, 山险水恶, 很少有人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 曾经无情地吞噬了中国长漂队三名队员的生命, 而且让装备精良, 训练有素的美国长漂队知难而退。而这个地方眼下就在我的面前, 它就是叶巴大峡谷和叶巴险滩。
穿过叶巴村就来到了峡谷口, 这时候, 我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 六月的江水虽然不大, 看不到长漂英雄们所描写的那种大跌水, 深旋涡, 和卷皮浪, 但是那峡谷, 却是依然让人感到山河的骄傲和伟大, 金沙江在叶巴村旁拐了个近九十度的弯, 形成了一个宽阔的峡谷空间, 金沙江在这里来了一弧形的转弯, 从山顶看下去, 一切正如当年的长漂英雄们所描写的那样:
“上到山顶,放眼眺望,山河壮丽,气势雄伟,金沙江在峡谷中穿行,细如草绳,若大的险滩跌水,远远望去,只翻几朵白花,江两岸皆是险峻的大山,一座连一座,一排挨一排,几乎不见缝隙,在不断翻腾的云海中犹如万马奔腾,另人神往,使大家赞叹不已,祖国真伟大!”
洛嘎把车开上悬崖的最高点, 在喻师傅的配合下把车在狭窄的山路上倒回来, 我站在山崖上, 遥望宽阔深险的峡谷, 打量江对面西藏贡觉县山坡上的村庄, 反复体会着这段朴实无华的描写中的意义, 二十多年前的年青人是多么的纯朴, 纯朴到为了国家的荣誉不惜闯险滩, 献生命, 现在, 我就站在了这里, 真是幸运啊! 面对着这宏大宽深的峡谷, 果然, 大险滩只是象一条细绳缓慢的流动, 二十年已经过去了, 这里仍然是山河壮丽, 险峻非凡, 我感到一种由衷的满足, 我终于来到了叶巴, 亲眼看见了叶巴这个真正意义上的险滩, 也许, 新修的水电站会挡住汹涌的波涛, 但是在大江的气势面前, 在宏伟庞大的山体面前, 任何人为的建筑都是微不足道的, 叶巴大峡谷和叶巴险滩永远是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的一个象征。
具有神灵的山河, 好像要给不远万里的来客重现历史的辉煌和气势一样, 只见一朵巨大的乌云开始在对岸西藏方向的山坡上聚积, 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 它就覆盖了整个峡谷, 大江的上空出现了黑色的云雾, 它们向下压下来, 整座峡谷顿时黑了下来, 只有在这样的光影下, 江水的波涛才有了险滩的背景, 大雨顺着白色的雾帘飞进了峡谷, 一阵大风吹动了满山的树木, 山河在一瞬间从一种安宁的静态, 转化为风起云涌, 山雨骤来的动态, 在大雨和黑云扑向峡谷下面的江面时, 我的思维回转, 过去书上看的, 耳边听的一写有关长漂的故事, 重新组构, 我仿佛看到了两条插着鲜艳的国旗的漂流艇, 他们迎风破浪, 顺流而下, 在波涛中一起一浮, 当年长漂英雄们那朴实无华的英姿出现在我眼前。
是啊, 这里就是他们当年和叶巴险滩搏击的地方啊, 有人曾经在这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大雨停了, 峡谷又安静下来, 阳光透过云层射向了峡谷和悬崖上的小路, 我从沉思中回到现实, 抬头望见叶巴村头面对大江拐弯的山头上, 有一个由村民们立的经幡塔, 那是为纪念在叶巴险滩遇难的三位勇士而立的纪念塔, 也是村民们为祈求大江的风调雨顺而立的经幡塔, 在雨后的霞光里, 这个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经幡塔, 以庄严和撒脱的姿势面对峡谷, 仰望天空, 俯瞰大江, 她们在山口上迎风飞舞, 展示出一种独特的边关意境, 他们日夜祈祷, 歌颂着那些曾经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的英灵!
……, 未完待续!
此主题相关图片

翻越米拉山,是进入盖玉的第一道险关。
此主题相关图片

海拔5074米的娘夏卓山,山的背面就是叶巴大峡谷。
此主题相关图片

米拉山主峰上的火山熔岩清晰可见!
此主题相关图片

迷雾中的险厄之地,山高水险。
此主题相关图片

撒满"龙达"的米拉山丫口。
此主题相关图片

进入盖玉的山道!
此主题相关图片

叶巴汉子和他的孙女!
此主题相关图片

顺着降曲, 就来到金沙江边!
此主题相关图片

叶巴村前的山路!
此主题相关图片

叶巴村的山坡背面,就是金沙江!
此主题相关图片

六月的叶巴险滩,从上往下看, 看不出有任何危险!
此主题相关图片

金沙江在叶巴来了个九十度的拐弯!
此主题相关图片

对面西藏境内的密云开始在山坡上聚集!
此主题相关图片

峡谷开始变得阴暗起来!
此主题相关图片

黑云扑向江面!
此主题相关图片

通向措拉的山路,长二十多公里,一路可以饱揽大峡谷的壮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

叶巴村废弃的房屋!
此主题相关图片

仍然在山崖坚守家园的人家!
此主题相关图片

叶巴附近并不起眼的小跌水!
此主题相关图片

旋涡与激流,在七八月的洪水季节,其威力不难想象!
此主题相关图片

激流中的乱石滩,划开平直的江面!
此主题相关图片

雨中的峡谷!
此主题相关图片

六月里略为平静的江面!
此主题相关图片

悬崖绝壁上的小路!
此主题相关图片

象征着一种精神的经幡塔,在叶巴村前的山头上面对大江,日夜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