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358|回复: 18

丹巴的守望者——周小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6 11: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丹巴的守望者——周小林)

文/图 李玉祥

知道丹巴这个地方要说也有好多年了,一直想安排时间去那里,终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直到2004年金秋十月我才痛下决心去那里。在成都通过马松结识了马小兵哥们,他知道我要去丹巴,介绍了一位他的朋友给我,就此我认识了周小林。
对于许多人来说,找寻一处能够将身心安置的地方,一直是许多人为此拼搏奋斗一生的事。正如香格里拉是藏族人的世外桃源,美国人洛克为此在那里工作生活近十来年而乐此不疲。而丹巴——对于周小林而言也是他心目中的香格里拉。在丹巴周小林的工作室里,我看到他许多年来拍摄的各个时节的丹巴照片,那是真正热爱生活、热爱这块土地的人才能够拍出来的照片。丹巴正是有了周小林的努力才被揭开神秘的面纱而绽放异彩。在丹巴,我看到因仰慕丹巴而来自大江南北的人,他们都是满怀着憧憬而来,带着收获而走。
在丹巴短暂的几天里,我去了甲居、梭坡、中路等地,每一处优美的景致都让我留连忘返,那些处在大山里生活的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当你走路爬坡累了走进他们家门口时,他们都会热情地邀你进入他们的家里,为你沏茶拿出他们自家种的苹果、梨来招待你,我记得在中路,当我饥渴而拾树上落下的水果时,路过此地的老乡竟然主动劝止我,并拿树竿帮我打正在树上进行光合作用的新鲜果实,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尝鲜两字。
此主题相关图片

(在甲居我去年丢失的太阳帽竟然失而复得)
在甲居,我于去年十月丢失的一顶我喜欢的太阳帽,竟然在过去了竟半年后,在重新踏上这块土地后竟然失而复得,这顶我从越南带回来的太阳帽被那位好心的村民拾到后,就此悬挂在近旁的树叉上,为了怕风吹还将帽的配带在树叉上打了个结,在春寒料峭大地还未绽芽时,它十分显眼矗立在路旁,仿佛在等到它的主人能够再次造访发现它。仿佛像日本电影《幸福的黄手帕》里的情节似的,当我看到那跟我走过千山万水为我遮挡烈日风尘的帽子失而复得时,我内心涌现出的那份喜悦之情,一点也不亚于电影中那由高仓健所扮演的男主人见到由倍尝千惠子所扮演的女主人,为等待他而在树上扎的黄手帕信物时所感动无比。与我一起的周小林目睹此事的全过程,最先还是他早于我发现的。我想,我会永远珍藏这份记忆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

(周小林和他的夫人)
在丹巴周小林工作室里,我看到与他志同道合的夫人殷洁,他们俩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每天要给他们的网站(http://www.youduo.com/)更新,还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还要为酒店重新装修而安排计划,真羡慕他们在这么年轻的年龄,就找寻到一块乐土实现自己的理想。
记得有一天的晚上,也是在周小林的工作室里,我接到北京一位酷爱旅游的朋友从法国打来的国际长途,当时,她正在普罗旺斯乡村找寻《永远的普罗旺斯》一书的作者电话问我在那时,我告诉她,此时此刻我正在中国的——普罗旺斯。
确实,丹巴——对于我来说就是中国的普罗旺斯。

2005-3-15写于京西滨角园





发表于 2005-7-1 16: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思议~~~~~~~
发表于 2005-5-2 22: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普罗旺斯与丹巴相比,虽然多了几分整洁,却少了几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丹巴有5000年的历史,有数不清理不完的文化更迭,有难以梳理的民族融合,还有那份粗犷、野气和神秘。因此,丹巴比普罗旺斯更值得留恋,值得寻觅。
发表于 2005-7-1 00: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如作者介绍的这般,周总用他全部的爱守望着丹巴。这是一种情结,这是一分赤诚!丹巴因为有了这样的守望者而变得高贵而稀珍!这更是一种对文化的崇敬,令所有的人为之动容!凡见过周总的人无不为他的执着所感动, 而他竟然十分从容,这是一种气度,一种对生命的怅然!
祝周总及夫人做丹巴永远的守望者!愿那们的精神感动更多热爱生活的人们!
发表于 2005-7-25 11: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自己是丹巴人而自豪,为丹巴有周小林这样的守望者骄傲!
发表于 2005-8-27 21: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没失望,是我想去的地方.
就想我第一次看到丹巴图片的时候,浑身发冷,想流泪.
发表于 2005-8-27 21: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能不能拜托把题目改了,改成丹大的守望者。
谁也不能守望丹巴,谁都是路人过客。
发表于 2005-9-4 21: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能不能拜托把题目改了,改成丹大的守望者。
谁也不能守望丹巴,谁都是路人过客。

你去过丹巴吗,你认真的感受过丹巴吗,不知道该对你说点啥子了。从经济的角度讲,丹巴更适合做-大旅游,这也是旅游经济吧。它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长久的持续的发展,发展旅游应该是战略性的经济发展思路。有多少人象周小林那样苦苦的去点化一些决策者,象一个传教士那样执着奉献丹巴。兄弟伙不该呀。
一个把丹巴当作自己故乡的人,难道不能说“守望”,守望是一种情结,能剥夺一个人的情结?
诚然谁也不能挡住民众的现代化要求,发展经济有很多的方法,关键是更适合做什么,当一个老百姓不能说服决策者的观点的时候,一声叹息--守望!这样的情结也要剥夺?

不好意思,得罪了!
发表于 2005-9-4 21: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见石山水发表的内容:

不过能不能拜托把题目改了,改成丹大的守望者。
谁也不能守望丹巴,谁都是路人过客。

你去过丹巴吗,你认真的感受过丹巴吗,不知道该对你说点啥子了。从经济的角度讲,丹巴更适合做-大旅游,这也是旅游经...


此主题相关图片

嘎嘎
发表于 2005-9-5 13: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吃的?有酒吗!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14 13: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