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19|回复: 0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中创新 在保护中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8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xinsrc_533120521124739013121.jpg
(2008年12月20日,才让扎西与他所绘的唐卡“绿度母”。当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北京文博会上,西藏展团的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现场进行了技艺展示,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每每看到唐卡,我就想起始终微笑着的嘎玛德勒老人和那双温暖的手,就想起他的嘎玛嘎赤画派唐卡。
       2006年,嘎玛嘎赤画派唐卡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负载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传承使命的艺人日益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威胁。
       继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越来越高,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对无法再继续发展、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是全区上下一致的共识。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1名,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21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西藏传统文化不但没有“遭到毁灭”,而且在新时代、新时期得到了科学、有效的保护、继承和发展,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命活力和艺术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收藏家锁在柜子里的收藏品,也不是艺术家孤芳自赏的艺术品,而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和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不能是简单的呵护,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在保护中发展。一要不断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保护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要在积极研究、挖掘后,进行传承、创新和发展,让传统文化开新花、结新果,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二要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艺术包装,不但“复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面貌,而且挖掘它的无穷魅力,实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三要加大对民间艺人、设计人才的挖掘和培养,这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四要通过政府、媒体等途径,让更多人深刻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心、支持,从而形成全民传承、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大合力。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3 02: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