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88|回复: 0

“青山绿水”的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18: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青山绿水是什么?是自然生态文明内化后的外显。几年前,贵州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将地方领导干部"保一方青山绿水作为重要政绩"来考察,这无疑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干部政绩考察的重大改革,对推动贵州生态文明保护与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发展不能简单地等于社会进步。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的发展,不仅受到人的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且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也是发展代价付出最小的经济,
  这就意味着在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已经涉及到一个"代价"付出的观念问题。人类的进步总是与代价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发展的社会实践早已证明的道理。自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不断流失已成为今天社会经济发展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恩格斯曾告戒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可以说,"代价"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与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价值体现之一,是人们在追求、创造某些价值的同时所产生的与这个价值取向相悖的负面价值。应该说,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会产生正价值和与之相反的即称"代价"的负价值。社会是由各有机要素构成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片面的追求其中某一个要素的发展,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发展。因而,产生代价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人类社会实践的狭窄性。对客观规律把握的局限性。决策者政策选择失误等等。
  贵州省委把"保一方青山绿水"作为地方干部的重要政绩来考核,对提升地方干部的科学发展观念与可持续发展思维,尽量将地方发展过程中付出的"生态代价"降到最低程度,这实在是贵州自然生态恢复发展之幸事!
  几年后的今天,走生态之路的贵州"省长工程"已使贵州多年来石漠化的地区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就拿长顺县来说,往昔典型的石漠化山野已变得绿草如茵,羊群遍布,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正在向良性循环发展。
  当然,贵州为过去已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要让贵州山山水水放眼看去都郁郁葱葱还需时间。地方官员"保一方青山绿水的政绩"需要的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思维与决策,是生态文明的意识与文化,这也尚需不断学习科学发展观。但只要"保一方青山绿水作为重要政绩"的干部管理思路不变,贵州的"生态之路"就会越走越好。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1 07: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