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03|回复: 0

云南发布《腾冲纲领》保护世界动植物资源宝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6 14: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周小林

       参加云南省政府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的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26日在此间共同发布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云南行动《腾冲纲领》,旨在保护世界动植物资源宝库——拥有中国高等植物和动物种数最富集区域之一的滇西地区生态环境。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为推进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断深入开展,省人民政府、滇西北、滇西南9州(市)、18县(市区)人民政府的负责人,省属大型企业、部分中央驻滇企业,省内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和部分环保民间组织的代表250余人相聚祖国的西南边陲重镇--腾冲,共议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形成了《腾冲纲领》。
       《纲领》涉及扩大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专家评估机制,探索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着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科技支撑,抓好《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等八个部分。
       《纲领》要求在省政府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会议确定的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的基础上,增加德宏州、版纳州、临沧市、普洱市,使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由滇西北扩大到滇西南,由5州市18个县(市区)扩大到9州市44个县(市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制定完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评估体系及标准,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评估机制,凡是在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内进行重大开发利用的规划和建设项目,都必须通过严格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专家评估;积极争取国家对国际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影响、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云南实施生态补偿。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生态补偿试点。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与生物多样性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保护成效显著的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建立与国内外民间环保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的滇西北、滇西南9州市各建立一个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基地,并免费对公众开放;整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力量,吸引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专业科技人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组建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充分发挥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优势,科学规划,有序开发,永续利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的滇西北地区,拥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滇西南地区拥有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拥有中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滇西地区属于中国三大特有物种起源和分化中心区域,分布着丰富而多样化的基因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保存有大量古老的生物类群,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已被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列为全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地区。目前,威胁滇西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包括社会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增加、外来物种入侵和濒危物种流失等。
       2007年2月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以来,云南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理念,以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丽江宣言》为标志,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经过全省各族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丽江宣言》升级为《腾冲纲领》,保护面积由云南西北部扩大到整个云南西部,进一步叫响“云南是中国和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云南是中国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好的地区、云南是中国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度最高的地区”,彰显云南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抓手,打造“生态云南”的信心与决心。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7 18: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