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周小林
夏天到来,甘孜县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高原特有的景色吸引了大量游客,他们沿着红军的足迹,走进这片红色的土地,甘孜县的众多宾馆饭店也因此纷纷客满。
近年来,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地、“中国踢踏舞之乡”甘孜县抢抓历史机遇,对旅游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紧紧依托底蕴丰厚的红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民族歌舞文化,文旅交融推进旅游业发展步伐,不断夯实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以实现文旅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跨越发展。
该县确立了“依托一个中心、打造一个品牌、发展两大产业区、培育四大产业群、建立五大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 以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支撑中心,以“中国踢踏之乡”打造文化品牌,发展雅砻江田园文化产业区和达通玛游牧文化产业区,培育文化旅游产业群、演艺会展产业群、文化娱乐产业群、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群,建立红军文化园区、藏传佛教文化园区、格达弦子艺术基地、东谷民族民间工艺品加工基地、东谷寺文物展览馆基地,倾力打造集“高原生态田园风光”、“红色圣地”为一体的“康北游客集散中心”、“康北中心城镇”。
该县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挖掘、整理出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如享誉中外的“甘孜踢踏”、独具特色的甘孜山歌、带着红色印记的格达弦子等。音乐人大各泽旺个人优秀音乐作品达90余首,其中《圣洁的祝福》、《故乡情怀》等歌曲在我州广为传唱。
为进一步拓展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该县举全县之力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对旅游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高规格加快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优惠政策捆绑倾斜到旅游规划区内。据悉,投资3亿元的旭日岭风情园项目,投资420万元的“雪碳工程”体育广场改扩建,投资900万元的县文化馆和图书馆建设等项目相继启动。
为加大旅游发展,该县在生态保护、服务功能完善、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上狠下功夫,不断完善和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接待水平。截止目前,该县完成“退耕还林”建设面积为8.2万亩,在公路沿线完成种草养畜2200亩,投入160万元实施绿化城乡建设,逐步形成了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的交融发展。
随着旅游的蓬勃发展,有意向投资的开发商越来越多。该县认真分析市场走向,结合全县发展的需要,坚定了走市场化运作、走商业化发展的思路。通过积极的对外招商引资,目前已确定兴建旭日岭风情园区,现已完成前期规划,并已成功签约。
今日的甘孜县,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独有的红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俨然就是一道亮丽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