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22|回复: 0

【头条报告】圆明园中的蜀葵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8 19: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周小林 殷洁
1.jpg
      圆明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面积340多公顷,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在清帝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2.jpg
     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后又被纵火焚烧,这座举世无双、精美绝伦的世界园林艺术瑰宝彻底被毁。

3.jpg
(雍正皇帝)
     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圆明园兴修一新之后,雍正皇帝经常在园中居住并在此办理公务,他明谕百官“每日办理政事与宫中无异”。

4.png
(现藏于北京故宫的绢本《雍正十二月行乐图》)
     现藏于北京故宫的绢本《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院本《十二月令图》和北京故宫的乾隆年间郎世宁所绘《雍正十二月行乐图》的三种版本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充分展现了雍正在圆明园生活的各个场景,也表现了12个月的不同节令风俗。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的顺序排列,分别为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竞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十一月参禅和腊月赏雪。在清宫廷画家笔下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图》中,万棹齐飞,喧颠旗鼓,紧张而热烈的竞争,引得两岸民家,凭栏观赏,在炎暑的季节,呼唤起一片热潮。圆明园中的所栽植的蜀葵,石榴花和点岸的苍蒲,也不甘寂莫而争奇斗胜。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赏端午花的习俗。端午赏花赏的就是有端午花、端午锦、龙船花之称的蜀葵,所以在历史上,蜀葵就是中国人的端午花。蜀葵的花期一般是从初夏到夏末,花期长达2个月之久。蜀葵的另一个俗名叫龙船花,它的由来应该跟端午节赛龙舟有关。
      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蜀葵是农历五月清皇家园林——圆明园的花卉主角,蜀葵出现在《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图》中就不足为奇了。

5.jpg
(现藏于北京故宫的绢本《雍正十二月行乐图》)

6.jpg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院本《十二月令图》)

7.jpg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院本《十二月令图》)

8.jpg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院本《十二月令图》)

9.jpg
(现藏于北京故宫的乾隆年间郎世宁所绘《雍正十二月行乐图》)

10.jpg
(现藏于北京故宫的乾隆年间郎世宁所绘《雍正十二月行乐图》)

11.jpg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在他的《竞渡》一诗中也写下:“昆明闪金波,回堤灿蜀葵,中流九龙舟,谁肯相参差。”的诗句。

12.jpg
( 现藏于北京故宫的《玫贵妃春贵人行乐图》)
     现藏于北京故宫的清代咸丰帝时宫廷画家所绘的《玫贵妃春贵人行乐图》中,描绘了清代咸丰皇帝的玫贵妃、春贵人和鑫常在御花园休闲游玩的场景。

13.jpg
( 现藏于北京故宫的《玫贵妃春贵人行乐图》)
     图中复瓣的红色、黑色蜀葵花美艳动人,身着蓝色旗装的鑫常在微微弯着腰,左手上放满刚摘下的蜀葵花,右手伸出去还在采摘着蜀葵花。

14.jpg
      由此可见,在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故宫御花园中,优美雅致的蜀葵都是皇家花园里栽培的重要花卉植物。
      其实在历史上,蜀葵都是历代皇家花园里的一个主角。从汉代汉武帝的上林苑、三国曹操的铜雀台、南北朝梁元帝的湘东苑、隋朝隋炀帝的洛阳西苑、唐朝唐太宗的东都苑、宋朝徽宗的华阳宫到清朝的圆明园,不同朝代的皇家花园里都有蜀葵的倩影。
      不知何时起,蜀葵就走出了皇家花园,艳丽的色彩、超长的花期、极易的栽培、广泛的分布使蜀葵成为中华各族人民最喜爱的百姓花。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处处都有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极强的传统民族花卉——蜀葵的身影。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29 08: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