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33|回复: 6

怒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28 00: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主题相关图片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雪水聚集成溪,溪流相汇成河。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往东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于贡山县齐那桶涌入怒江,当地的怒族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故名怒江。
怒江奔腾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最高点为1400米,最低为760米,因它落差大,水急滩高,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十分壮观。两岸多危崖,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象骏马般地奔腾向南。怒江就这样昼夜不停地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据掌握的资料,这是仅次于美国西南部长约4600多公里,深达1830米的号称世界第一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二大峡谷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9 22: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怒江奔腾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
此主题相关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1: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怒江 开发与环保如何并重?

有关怒江上要不要建13座大坝的争论,3个多月来始终未停。生态、水利、电力专家,还有当地政府以及越来越多的民众都参与了这场讨论。它几乎成为西部大开发与生态保护能否并行的一个标志性话题。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政府等纷纷召集各方面专家深入研讨和论证:怒江将如何实现大开发,怎样评价和利用云南省的自然资源,怎样才能实现云南及整个怒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去年8月12日至14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京主持召开《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审查会。会议通过了怒江中下游两库13级梯级(松塔、丙中洛、马吉、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格、岩桑树和光坡)开发方案,全级总装机容量2132万千瓦。该《报告》由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交。《报告》认为,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1578米,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与另外12大水电基地相比,其技术可开发容量居第6位,待开发的可开发容量居第2位。怒江中下游河段开发的任务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供水、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
  消息一经传出,很多专家明确反对。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东亚自然保护研究监测与培训中心主任李渤生和四川地质专家范晓都认为,在怒江建大坝是非常危险的,不仅将使中国蒙受太多重大损失,也违背了保护好世界自然遗产的承诺。
  李渤生曾61次深入藏、川、滇考察,考察过雅鲁藏布大峡谷和世界很多著名峡谷和大河;范晓常年在西南的山川河流、森林、草甸作地质、生态考察。
  李渤生指出:这里已被列为世界上最优先保护的生态区域和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我们需要对这一特殊地区有全面、科学的了解,而不仅仅认为它是“可利用的水利资源”。
  据介绍,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要下降0.4至0.7摄氏度。我国如果没有青藏高原,在北纬23度半、海拔4500米的高度应当是零下十几摄氏度,但现在青藏高原的白天很暖和。在这个2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它把巨大的热源形成大气,大量的热气上升又形成热高压,这种特殊的高原季风气候诱发了西印度洋季风。两个季风气候使我国的四川盆地潮湿多雨,使雅鲁藏布江、怒江和金沙江能输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这个世界最高的高原上森林非常茂密,拥有中国目前最大的原始森林。森林下面是大片的灌木丛,然后是草地。这里的动植物生态系统都是适应高原的生态环境而生存的。它们是人类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宝库之一。
  李渤生认为,在怒江建坝,将改变这一切。
  他强调,特殊的自然环境特点,使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变得非常重要,它是中国西南季风主要的水汽通道。而这个通道是在变化的,过去它的通道量非常大,现在已经很小了。
  巨峰峭壁之间就是深达千米的大峡谷和急流。河水把上升的物质搬下去,成为输送物质的重要通道。在这样的干流中,水量非常巨大:它的搬运质量等于流速的6次方,多么巨大的石头都能被它搬运下来,巨大的落差帮助它把巨石和大量泥沙搬走。水电科学家看到这样的河流,马上想到这里是发电的最好地方。它的能源的确相当厉害,但是这样的工程可以想可以说,却绝对不可以做。因为,在这里建坝是非常危险的。李渤生说,青藏高原至今仍在以每年2至4厘米的速度隆升,这种隆升以后也不会稳定。而且我们已有前车之鉴:1950年8级大地震曾使整个雅鲁布江倾倒下来。
  范晓认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大坝的修建已经到了反思的时代,水电的开发除了带给我们一些利益之外,还带来生态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怒江里有很多特有水生生物,建大坝会截断水生生物的生存途径,造成一系列生物物种的灭绝。
  怒江河谷地形切割很深,都在1000米左右,造成了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很多珍稀物种,是全球最受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十几座大坝及各项辅助工程(公路等)的兴建,将对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给原本不稳定的地质情况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多不稳定的因素,有可能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地层断裂等等。
  怒江流域有16个少数民族聚居,集中了非常丰富的文化习俗、语言和传统,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带,而一系列大坝的修建会把这些居住地淹没。迁移将使这里的文化环境遭到破坏。
  赞同建坝者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而有专家认为,建大坝不是脱贫的好办法。因为,实际建坝淹没的常常是最富足的河谷地区,老百姓迁移到山坡上居住,山上土地贫瘠,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生活质量必然下降。水库蓄水后还会诱发地质灾害,造成新增的生态移民。目前生态移民问题在云南已经存在,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专家分析认为,怒江开发对当地政府是很好的事情———国家给投资,当地政府会获得很多税收,大量投资和税收对当地的GDP增长有直接的作用,电厂和建设集团也解决了自身生存问题,所以他们非常积极地推动这件事。
  众多科学家指出:“水资源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不用就是浪费”的观点早已过时,中国正在变成水资源紧缺的国家。
  据悉,雅鲁藏布江的水电开发计划和设想也已被提出来,并做了前期论证。李渤生提醒,现在这里的原始生态系统保持得非常好,我们应当把它完整地留给后人,千万不能在尚未完全认知这个宝库的价值的时候,就将它毁灭。
  建坝者提出了“高层控制方案”。建坝者说,海拔2000米以下可以进行开发,在怒江建的最高的水库靠近西藏,蓄水高度设计是1995米。而专家们则认为,“三江并流”作为自然遗产,要保证它的完整性。怒江的植物、生物垂直带不是在2000米以上才有的,而是从河谷开始就有。“高层控制”相当于把世界遗产切断,保护了上面的,破坏了下面的。
  专家说,21世纪全球经济将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水资源之争的大幕还没正式拉开,我们不能轻易地断送了自己的资源。
  专家们还强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怒江的开发应有一个对全流域整体环境的影响评价,而且这个环境影响评价应该由相对独立的机构来做,不能由水利电力建设部门和投资方来做。然而,目前我国在水电开发方面,这种全流域的评价还没有。
  李渤生建议,云南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花卉资源和旅游资源。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在云南开展生态旅游、开发花卉王国的潜力,把一些流传到国外而在本地消失的名贵花木重新移植回来,一定能为当地创造更伟大的奇迹和更丰厚、持久的利润,这将比水电开发的效益更大。
  另据悉,不久前,怒江下游(萨尔温江)的泰国、缅甸群众把一封抗议信递交到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信中提出,上游水坝将严重破坏全河流的生态系统,并影响下游缅甸和泰国人民的生计。

发表于 2005-9-21 07: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发与环保太难了,怒江还是保持现状比较他妥.
发表于 2005-9-24 11: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年春节就打算去怒江大峡谷
发表于 2005-9-26 13: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菜毛驴发表的内容:

我今年春节就打算去怒江大峡谷


就是不让你去
发表于 2007-9-16 22: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与保护并存,关键是事落实
http://www.lisuinfo.cn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5-9-18 05: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